鹿鳴礦業“小改小革”為生產經營增添新動力
鹿鳴礦業秉承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的發展要求,堅持問題導向、積極探索研究,著力在破解生產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問題上下功夫,在自動信息化、生產設備、安全管理等方面取得成效,眾多“小”創新成果在現場實際應用,并發揮良好效果,不斷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創新原動力。
?“小”加裝,操作省力,自控應用增實效。半自磨機甘油系統故障復位操作費時費力,當故障發生時分油器限位開關頂針處于全伸出狀態,手動切換限位開關難以實現往返動作,導致重新復位困難,且限位開關故障后,半自磨機運行情況下不能斷電,修復作業容易發生觸電事故,可能造成限位開關外殼打火,引起系統空開跳閘,導致磨機跳停。針對復位故障、觸電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開展《增加半自磨甘油系統柜面故障復位》項目研究,通過在半自磨機控制柜上增加三擋轉換開關,重要位置添加中間繼電器,改變原有供電壓,故障發生時可切斷電源,起到雙重保護作用,防止觸電事故發生。兩處“小”改既增加設備運行穩定性,又提高安全作業水平,自動化技術推動生產作業更便捷。
“小”利用,控溫減負,保護設備穩運行。3#輸送帶減速機在夏季運行時,因無冷卻裝置導致油溫過高,容易造成油品變質及零部件的損壞。為解決此情況開展《增加3#帶減速機冷卻裝置改造》項目研究,利用閑置的風冷裝置對減速機循環油路進行改造,將風冷裝置與其連接形成油冷卻回路,改造后可降溫20度以上,對潤滑油、齒輪及軸承起到良好保護作用,冬季可以關閉循環油路,提高運行油溫,為設備穩定運行提供有利條件。通過應用閑置風冷裝置,減少改造成本,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小”改造,疏堵糾偏,安全生產提效率。雨水天氣下,礦石含水量較大,在經過重板下料斗時容易形成單側物料堆積,造成下料口堵塞,致使皮帶跑遍,增大輸送帶邊緣磨損,礦石外溢,增大皮帶損壞風險和工人勞動強度,針對此問題開展《2#、5#重板下料點改造》項目研究,通過在2#、5#重板堆積點增加下料口和自制緩沖床的方式,讓礦石可直接通過增加下料口掉落到皮帶上,解決多處問題堵點,堆積問題得以解決,避免了輸送帶因下料不均而跑偏的情況,邊緣磨損得以改善,延長皮帶使用壽命,也減少崗位人員巡檢次數及清理堵礦工作量。
“小”轉換,相互兼容,節能降耗創效益。水源泵站供電方式為生活線路與給水線路雙回供電,無法實現生產過程中的臨時轉換,當其中一路電源無法供電時,將導致DCS遠程操作無法實現,影響在線監測系統,從而影響水源地正常供水。針對此問題開展《1#、2#水源泵站變壓器雙投改為一備一用》項目研究,對變壓器特性進行節能計算,由原來單路單投,改為雙路互投,節約一臺變壓器運行;改進控制設計,由低壓側主電源斷路器改為接觸器控制,小電流控制大電流,在高壓柜面板上加裝低壓控制旋鈕實現變壓器雙路互投控制,當一路電源供電發生問題時,可快速切換恢復生產。變壓器的改造項目,節省一臺變壓器的能耗和費用,更為生產提供不斷的電力供給,帶來節能和經濟雙重效益,每年節省電費近萬元。
鹿鳴礦業“小改小革”項目自實施以來,不斷創造小奇跡,在生產經營、效益創造、科研立項等方面取得許多喜人成績,這得益于公司積極營造敢為人先的創新氛圍,讓更多“想法”得到支持。下一步,公司將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激勵員工立足崗位從“小”做起,在工藝改進、安全生產、降本增效等方面發揮創新熱情,以“小”創新,實現“大”活力,為企業追趕超越、跨越式發展提供新途徑。(鹿鳴礦業 謝宇 李玲雪 )
?
綜合簡訊
☆智慧回流 QC培訓強技能、提質量。5月21日,鹿鳴礦業開展質量管理小組專項培訓,各部門、各單位共計26人參加培訓。本次培訓由參加“2024年有色金屬行業質量管理小組評委與骨干研修班培訓”的人員進行授課,授課人員通過“理論教學指導+QC成果案例分析”模式,利用數據、圖形、表格深入淺出地介紹了PDCA方法,詳細講解了2020版《質量管理小組活動準則》、問題解決型課題、創新型課題的基礎知識、活動程序、QC工具方法應用、評審要點及注意事項等內容,為參訓學員提供了科學有效的質量管理指導。本次培訓通過智慧回流的方式,將參培人員學到的成果轉為內部學習資源,促進知識在企業內部的共享和裂變。(鹿鳴礦業 李麗 )。
☆鹿鳴礦業開展科技創新制度培訓。5月29日,鹿鳴礦業技術管理部開展科技創新制度培訓,各單位30余人參加。本次培訓由技術管理部人員圍繞公司《伊春鹿鳴公司科技創新項目管理辦法》《伊春鹿鳴礦業有限公司小改小革管理辦法》等4項科技創新制度項目定義及范圍、申報流程、成果申報與獎勵、經費預算等內容進行解讀,重點對申報材料撰寫標準與注意事項進行講解,規范項目過程管理。最后參培人員與授課人員開展了積極的討論,既讓參培人員明確了創新的要求與方向,也讓管理人員掌握現場實際需求與疑問。(鹿鳴礦業 李玲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