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摘編第20期:堅持系統觀念,開啟新的征程
(作者: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 宋 歌)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代表黨和人民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堅持系統觀念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提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要求,為我們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動遵循。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是堅持系統觀念科學謀劃、統籌推進我國現代化事業的典范,是開啟新征程的綱領性文獻。我們要堅持以系統觀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貫徹新發展理念呈現系統觀念本質和精髓新發展理念作為推進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核心理念和實踐遵循,創新是第一動力、協調是內在要求、綠色是必要條件、開放是必由之路、共享是本質要求。這五個方面深刻呈現了系統觀念的本質和精髓。
堅持創新發展,是我國積極應對發展環境變化,掌握發展主動權的根本之策,是更好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第一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必須把創新擺在現代化建設的核心位置,讓創新貫穿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始終。雖然我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但大而不強的問題在一定范圍內還比較突出,主要體現在創新能力不足,這是我國這個經濟大塊頭的“阿喀琉斯之踵”。對于中國如此之大的經濟體量,發展動力問題是關鍵,可以說,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
堅持協調發展,是更好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內在要求。毛澤東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就提出統籌兼顧和“彈鋼琴”的工作方法,鄧小平在改革開放時期提出現代化建設的任務是多方面的,各個方面需要綜合平衡,不能單打一,以及“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等戰略方針。這些都是運用唯物辯證法普遍聯系觀點詮釋協調發展的重要思想。新時代賦予協調發展更新的特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協調既是發展手段又是發展目標,同時還是評價發展的標準和尺度,是發展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是發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統一,是發展短板和潛力的統一。”“要學會運用辯證法,善于‘彈鋼琴’,處理好局部和全局、當前和長遠、重點和非重點的關系,著力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城鄉協調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推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一個國家或地區在現代化發展進程中既要補齊短板、破解難題,又要考慮厚植優勢、挖掘潛力,兩方面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如此才能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增強發展的整體性協調性,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堅持綠色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于人與自然關系思想的重要體現,是更好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要條件。恩格斯指出:“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人與自然是一種共生關系,對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方面,綠色發展注重的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必須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同共進,為人民群眾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
堅持開放發展,是我國40多年來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是更好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由之路。謀大局開新篇,今天的中國已進入與世界深度互動階段。我國對外開放水平總體上還不夠高,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還有待提升,應對國際經貿摩擦、爭取國際經濟話語權的能力還比較弱,運用國際經貿規則的本領也不夠強,需要加快彌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開放的大門永遠不會關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要“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并作出具體部署。按照這樣的部署,我們就能拓寬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空間,通過開放發展實現合作共贏,促進中國和世界的共同發展。
堅持共享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更好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本質要求。共享的實質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的是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總體要求。馬克思、恩格斯構想的共產主義社會將徹底消除階級之間、城鄉之間、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之間的對立和差別,實行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真正實現社會共享和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共同富裕是馬克思主義追求的一個基本目標。新時代共享發展更加注重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必須堅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漸進共享,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構建新發展格局是運用系統觀念的點睛之筆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黨中央從“兩個大局”出發作出的戰略抉擇,是在新的時代境遇中堅持運用系統觀念,育先機開新局,推進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點睛之筆。我們需要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堅持系統觀念,深刻把握蘊含在新發展格局中的系統性內涵,找準自身定位,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更大作為。
構建新發展格局,要育先機,以系統觀念起手定式。首先,以系統觀念將國際國內兩個大局兼顧好。把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視為一體,不可顧此失彼。努力促進國內市場的發展與壯大,構建系統完善的內需體系,促進國內大循環的暢通,優化國內市場各領域各環節,使供給需求實現更高水平更高層次的動態平衡。同時,通過推進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促進內外市場發展和規則相融,鍛造出不可替代的強大產業鏈“鏈接世界”,使我國的對外開放更具力量。其次,以系統方法將全國和區域兩個市場協調好。保證區域經濟發展與服務新發展格局協同推進,不可各行其是、各自為營。既要強調區內經濟的優化,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不斷釋放內需潛力,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也要自覺融入全國整體統一的大市場中,跳出自己的小循環,把自身發展擺進、嵌入國內大循環、國際大循環中。尤其要清晰地認識到,我國具備世界級消費市場的基礎,也擁有建設全球領先的國內市場的戰略機遇,關鍵要破除多區域的地方封鎖和利益藩籬,真正建好統一市場,壯大市場的有效規模,增強國內市場的外在吸引力。
構建新發展格局,要開新局,以系統觀念盤活全局。第一,強化優勢,凸顯亮點,精準推動新發展格局的構建。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以來,我們在繼續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的同時,相繼作出實施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等重大戰略決策。上述“四大區域板塊”優勢特色各異,戰略互補明顯,要聚焦聚力高質量發展,強調特色亮點,強化擴大優勢,發揮獨特作用,大手筆推進現代化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更好服務推動東中西部國家戰略。第二,整合聯動、協力推進,高效服務新發展格局的構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提出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共建“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新的區域發展戰略。這些重大國家戰略與“四大區域板塊”交錯互融,建立起了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發展格局。要圍繞重大國家戰略,加強區域間產業分工合作與產業鏈協同對接,促成內部分工和專業發展的雁行內循環態勢。合力推動現代流通體系的發展,形成共享循環效率提高、循環動能增強與循環成本降低的正外部效應。自覺消除區域間的各種壁壘,打破區域壟斷和地方保護,從GDP錦標賽轉變為改革錦標賽、服務錦標賽、營商環境錦標賽。推動實現從區域性協同向全國性協同、區域中循環向全國大循環的良性發展,大大提高各個地方逐一融入新發展格局的效率與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內容,關鍵是要實現多元技術的跨越式發展,應加強新基建領域的合作與信息數字化的相互連通,打造共建平臺,優化多邊合作,讓越來越多的國家參與進這種高水平的開放中,為比較落后的國家和地區實現彎道超車創造更多可能和機會,推動國際大循環更加暢通、更具活力。
鏈接:
https://m.gmw.cn/baijia/2021-08/29/35120891.html
來源:《紅旗文稿》2021/16,光明網